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最主要场所,
每个学生都是社会和家庭的希望,
校园安全自然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。
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,保证在校学生的安全,胡董事长在中秋假前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紧急会议,切实将校园安全落到实处!
既然校园安全如此重要,那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?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份校园安全知识大全分享给大家。
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消防安全教育,设专人进行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,配备合格的消防设备设施,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,组织消防演练。
1、教室
1. 保持教室及教学楼安全出口畅通,严禁杂物阻塞;
2. 不使用大功率照明灯或电热器及使用火炉取暖;
3. 不违规使用电子教具,造成瞬间负荷过大或电线短路;
4. 定期检查维护用电线路及消防设备设施;
5. 不存放易燃物品。
2、宿舍
1. 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,使线路超负荷工作;
2. 不私自接拉电线;
3. 将台灯远离枕头、被褥等易燃物品;
4. 不在宿舍内随意点蜡烛、蚊香;
5. 不擅自使用酒精灯、酒精炉等产生明火的设备;
6. 在宿舍内不使用明火,不在床上吸烟;
7. 离开宿舍应断开电器电源。
3、实验室
1. 严格执行实验室各项管理规定;
2. 实验室易燃易爆物品应妥善保存;
3.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操作,并有专人指导防火措施;
4. 配备实验室专用消防设备设施并定期检查保养;
5. 试剂不随意混存。
4、食堂
1. 食堂后厨操作区域与用餐区域应设置防火分隔;
2. 后厨操作区不使用液化气罐;
3. 后厨操作区油烟道应定期清洗并做好记录。
如遇校园火灾,如何逃生?
1、毛巾、手帕捂鼻护嘴法
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、毒性大、氧气少、一氧化碳多的特点,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枢神经中毒,因此在疏散过程中,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,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,在逃生时,不要直立行走,应弯腰或匍匐前进。
2、遮盖护身法
将浸湿的棉大衣、棉被、毛毯、麻袋等遮盖在身上,确定逃生路线后,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,到达安全地点。
3、卫生间封隔避难法
如果火势较大,暂时无法疏散,可退入卫生间内,将门缝用湿毛巾、毛毯等物封死,防止受热,并不断浇水进行冷却,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,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、拖延时间等待救援的目的。

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?
1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
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,发生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麻痹、安全意识淡薄。遵守交通法规是最起码的要求,若没有交通安全意识很容易带来生命之忧。
2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
除提高交通安全意识、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外,还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,才能保证安全。
1)步行
应走人行道,无人行道时靠右行走;结伴出行时,不要相互追逐、打闹、嬉戏;走路时要集中精力,不要看手机听音乐;不与机动车抢道,不突然横穿马路、翻越护拦,过街走人行横道;不闯红灯,不进入标有“禁止行人通行”、“危险”等标志的地方。
2)骑车
出行前应先检查一下车辆,保证没有问题后方可上路,并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;不要骑车逆行,不扶肩并行,不双手离把骑车,不攀扶其他车辆,不在便道上骑车;在横穿机动车道或中途车闸失效时,须下车推行;骑车转弯时伸手示意,不强行猛拐。
3)乘坐交通工具
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车停稳后,依次上车,不挤不抢;车辆行驶中不得把身体伸出窗外;不乘坐非法营运交通工具;不在机动车道上等候车辆或者招呼营运汽车;在机动车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;乘坐高速交通工具时,系好安全带;乘坐火车、轮船、飞机时必须遵守车站、码头和机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。

在运动中,如何预防伤害?
1、 克服麻痹思想
锻炼者要重视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,遵守体育锻炼的原则,切不可随心所欲,同时要有团结互助精神。
2、 做好准备活动
要根据个人的机体状况和运动特点,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活动,既要做好身体方面的准备,又要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方可参加运动。
3、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
如摔倒时,顺势做好屈膝、弯腰、低头含胸、团身滚动,切不可用直臂或肘部撑地。
4、 科学合理的组织
在教学、比赛、训练中,要根据学生的年龄、性别、健康状况和技术水平,合理安排运动项目及运动量,并做好严格的预防措施。
5、 掌握运动要领,加强保护和帮助
提前学习掌握运动的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,在运动活动中注意运动防护,互相帮助。
6、 创造安全、适宜的运动环境
运动场地平坦,运动器材、设施坚固、安全,个人衣着合适等。
校园不只是传播知识的殿堂,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。
近年来,校园安全事件频发,校园安全问题始终牵动着每个人的心,也关联着无数家庭的安宁与幸福。
同学们一定要积极学习校园安全知识,时刻注意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