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资讯
顺泽职校构建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新生态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

发布时间:2025-09-22浏览量:105

图片

9月20日,顺泽职业学校正式启动新一期“青蓝工程”,以“1对1”结对为核心,聚焦青年教师教学实践、专业技能与班级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。作为一所青年教师占比超90%的职业学校,顺泽职业学校通过创新培养机制,将“传帮带”传统与新时代职业教育需求深度融合,致力于打造一支“能教学、精技能、善管理”的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,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图片

随着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推进,顺泽职业学校青年教师虽展现出创新活力与学习潜力,但在实际教学中暴露出多重短板:部分教师课堂设计脱离产业实际,专业技能更新滞后于行业发展,班级管理经验不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。如何将青年教师的“新”与骨干教师的“专”有机结合,成为学校亟待破解的难题。

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

通过1 年的 1 对 1 互助培养,实现青年教师 “从适应到胜任” 的跨越,使其熟练掌握中职教学核心技能、专业实践能力与班级管理方法;同时提升骨干教师指导能力,形成 “一师一策” 的互助成果,打造 “青蓝共生” 的教师成长生态。

教学能力方面,3 个月内均能完成规范教案设计,6 个月内形成个人教学风格,学期末学生满意度90% 以上,且 双方需针对各自薄弱环节(如课堂互动、重难点突破)制定至少3项专项改进方案。专业技能方面,双方结合专业方向(高铁、旅游、计算机等),定制1 对 1 实践计划,能独立指导学生完成实训项目,且共同参与至少 1次行业技能交流活动。班级管理方面,双方1 对 1 探讨班级管理经验,包括班规制定、学困生辅导、突发事件处理等。研能力方面,双方共同完成1 项校级微课题或教学反思报告,撰写1 篇教学案例或论文。

学校组建匹配互助小组,结合专业一致性、需求契合度、时间协调性等因素,最终确定1 对 1 互助对子。签订互助协议,互助协议需明确双方1 对 1 专属职责:需承诺按时完成指导任务、积极反馈学习问题;承诺制定定制化指导计划、全程跟踪对方成长。协议需包含具体互助目标(如“3 个月内帮助青方掌握铁路概论实训教学”)、时间安排(如每周三下午为固定互助时间)、考核标准(如学生满意度、技能达标率等),确保责任到人、目标明确。

每月开展1 次 “青蓝” 双方满意度调查,若 “青方” 认为指导方向与需求不符,或 “蓝方” 认为 “青方” 学习态度不积极,可向学校申请调整匹配。调整需经过审核小组评估,若确因需求不匹配或合作不畅,在尊重双方意愿的前提下,1 个月内完成重新匹配,且新匹配对子需重新签订互助协议,确保互助连续性。

双方按互助计划开展1 对 1 互助,学校每月抽查 [30]% 的互助对子,通过听课、访谈等方式检查进展。每季度末开展1 对 1 互助复盘会,双方共同总结季度成长与问题,调整下季度指导策略,如某一方课堂互动仍不足,下季度增加互动式教学模拟训练”。第 6 个月开展中期评估,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、教学技能测试、专业实操考核等方式,评估双方成长效果与指导质量。

图片

顺泽职业学党支部书记、校胡耀文在启动仪式上强调‘青蓝工程’是质量工程,更是职教文化传承工程。未来,学校计划将培养成果向区域辐射,通过“名师工作坊”“跨校教研共同体”等平台,推动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经验在区域内共享,为职业教育“类型教育”定位提供坚实支撑。

随着“青蓝工程”的推进,顺泽职业学校的青年教师正以“每日一省、每周一进”的姿态加速成长。这场“青蓝共生”的实践,不仅关乎个体教师的职业蜕变,更将成为顺泽职业学校深化改革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。